<output id="vlwc0"><track id="vlwc0"></track></output>
歡迎訪問太平洋學會網站        會員登錄     
當前位置:首頁>學會動態
2022海洋生態經濟國際會議在威海舉行

良好的生態環境蘊含著無窮的經濟價值,能夠源源不斷地創造綜合效益,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推動海洋生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2022年8月25日,2022海洋生態經濟國際會議在威海召開。會議由中國太平洋學會和中國海洋工程咨詢協會聯合主辦,威海市海洋發展局、威海南海新區管理委員會和威海市海洋發展研究院共同承辦。


(會議開幕現場)
威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張宏璞致辭。
山東省海洋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仁堂致辭。
中國太平洋學會常務副會長,自然資源部海洋出版社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丁磊致辭。
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二級巡視員馮波致辭。

自然資源部國際合作司司長陳丹紅致辭。

 本次會議以“聚智匯能·逐夢深藍”為主題,突出國際性、專業性和創新性,倡導海洋生態經濟,促進人海和諧發展。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中國科學院、以及大自然保護協會、亞洲大洋洲地球科學學會等國內外權威部門的領導、院士和專家,聚焦海洋生態經濟領域進行了深入學術交流,共同探討新形勢下發展海洋生態經濟的新理念、新路徑、新模式。來自國內及美、英、印等國的百余名海洋生態經濟領域代表通過現場和連線方式參加了會議。

中國太平洋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自然資源部海洋出版社原董事、副總經理李正樓主持會議。


自然資源部國際合作司司長陳丹紅作《國際藍色經濟的發展態勢與合作路徑分析》報告。


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教授焦念志以連線方式作《海洋負排放(ONCE)國際大科學計劃》報告。
深圳市朗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楊建洪作《深圳海域碳匯監測網體系建設》報告。
中國海洋大學教授張沛東作《溫帶海草床生態系統的修復和保護》報告。
亞洲大洋洲地球科學學會主席戴維·希金特(David Higgitt)以連線方式作《海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報告。
大自然保護協會高級顧問鮑勃·坦西(Bob Tansey)以連線方式作《海洋資源生態價值保護與實現機制》報告。
國際訪問學者吉塔(Chinta)作《亞洲夏季風和印度洋海平面變化影響》報告。
北京環境交易所總經理助理鄒毅作《自愿減排自愿減排市場情況介紹》報告。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農業農村部經理齊霞作《保險行業涉足藍碳領域的創新探索》報告。

 會上宣讀了《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框架下的海洋碳匯科研及產業發展威海倡議書,提出了建立海洋碳匯科技與海洋經濟國際交流合作機制、探索海洋碳匯增匯示范性項目國際合作、攜手參與國際藍碳市場機制建設等方面的倡議。會上還介紹了威海圍繞藍碳研究開展的創新性工作。

威海南海新區工委副書記、管委副主任張凌飛介紹海洋生態經濟發展情況。
阿賽浦投資發展集團總經理張卓洲介紹RCEP框架下相關工作進展情況。

 本次會議是海洋生態經濟領域的一次國際盛會,為國內外聚焦海洋生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交流平臺,對探索海洋生態資源經濟價值的實現路徑、打造多元化的海洋生態產品、加速推進海洋生態經濟體系的構建、助推海洋強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威海市海洋發展局黨組書記、局長陳丕松作會議總結。
(會議現場)


相關鏈接
中國太平洋學會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010-68511085 京ICP備17004193號-1